关于我
前言
大约两个月半前(2024-12-31)恰逢博客一周年。
我再次阅读到此页面时脑子中就冒出了重写的想法,但是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迟迟未能动笔。
一年的写作练习的的确确能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述水平。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每年都重写一遍这个页面。
你现在看到的是这个页面的第二版,发布于 2025-03-17 00:44。
本页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 基本信息
- 技术信息
- 建站初心
基本信息
一段自我介绍
一个在学习中的普通学生
教育经历
哈尔滨理工大学(Hrbust)就读(2024.9-)
联系方式
Email:[email protected]
GitHub: HowieHz
QQ 讨论组:694413711
有关友链申请的说明
随时接受双向链接申请,评论区留言\致邮均可。
也接受优秀博客的单向链接申请,欢迎自荐。
我的站点信息
名称:皓子的小站
地址:https://howiehz.top
图标:https://howiehz.top/upload/ico.ico
完整描述:互联网是一片海洋,网站犹如一座座孤岛漂浮在其上,唯有超链接将它们联系起来。而此处恰好就是一座小岛,欢迎访问皓子的小站。
较短描述:互联网是一片海洋,网站犹如一座座孤岛漂浮在其上,唯有超链接将它们联系起来。
短描述:互联网上的一座小岛。
标签:技术; 编程; 开源; 前端; 后端; 日常; 随笔; 生活; 杂谈; 分享
RSS:https://howiehz.top/rss.xml
技术信息
站点程序
博客系统:Halo CMS
主题:halo-theme-higan-hz
网络部署
这张图介绍了访客如何访问到我的源服务器
此图为完全体展示。实际部署是渐进式的,也就是可以仅部署上图的部分线路。
文章详解:混合云架构下的动态 IPv6 智能加速实践:从家庭网络到全球分发的低成本部署指南
建站初心
缘起
在早年网络冲浪的时候,个人博客是我看来最极客的东西了。我也很想要在网络上有一个自己的站点。
但我口袋里空空如也(被云服务器价格吓跑),加上我认为自己的技术完全不够维护一个博客,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再次唤起我建设博客的契机,是在几年前看到哔哩哔哩上看到的一个视频。
【10年程序员】程序员一定要坚持写博客!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他举例的几条理由,再次唤起了我想建一个博客的心思。
之后我就尝试两个静态站点生成器 Hexo 和 Hugo。但当时的我我觉得部署起来还是太麻烦了,GitHub 上访问速度很慢,如果买一个国内服务器的话价格也不便宜。另外没有一个想象中方便管理的后台。
(2025 附评:回看我账号 2022 年的 GitHub 活动,可以看出当年的确挺菜,现在来说部署其实挺简单)
同期,我下载了个 Obsidian,积累了不少解决问题的记录,同时锻炼了自己的 Markdown 书写水平。
21 年/22 年为了折腾 Minecraft Java Edition 服务器,买了个域名。积累了域名管理相关的知识。
23 年末,在自己收藏的博客中看到了“开往”项目。
随即我进入了一个子领域,发现了不少收集博客的项目。
我意识到中文博客圈还没完全消亡。在知乎、博客园这种平台之外,还是有很大一群人在坚守个人独立博客。
忽然想到若干年前(大约在 2020 年左右)看到的一个统计数据:互联网上中文页面相较于英文页面非常的少。进入移动时代,很多人转战微信公众号这种封闭的平台,页面数量就更少了。
于是我下定决定也建设一个博客,最直接的目的是以下四点:
- 把我闲置树莓派 3B+ 利用起来
- 为了好玩
- 我想把我之前写在 Obsidian 内解决问题的文章分享出来,避免别人遇到同样问题时,像我当初一样那么痛苦
- 提高互联网世界里中文页面的数量
建成
上次使用静态博客框架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我还是比较适合找一个有后台管理页面的程序。(现在知道这种程序叫 CMS)
我希望选择一个开源的方便自部署的 CMS,将数据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我先试了一个开发者用 Python 写的 CMS,因为我比较熟悉 Python。这个 CMS 整体看起来非常好,项目 Issue 页也有很多人反馈使用情况。但我倒腾了一天,依旧部署失败。
再仔细一看适配这个 CMS 的主题也很少,随即放弃。
我搜索服务器面板的时候知道了除了宝塔以外有个 1Panel。1Panel 开源,轻量,全基于 Docker 的特性非常吸引我。我便尝试部署 1Panel,试用下来非常好用,之后就去 1Panel 应用商店里尝试他们的建站工具,一键部署非常方便。
WordPress 大抵是直接被我忽略了,首先是我之前部署过有关 PHP 的应用都非常卡,印象不好。另外我认为安全性比较差(搜索一句话木马,一句话 webshell 第一个跳出来就是它),再者我还是希望支持一下国产 CMS。
(2025 附评:我庆幸没选择 WordPress,不仅仅是因为网络上对 WP 的恶意太大了:这体现在我的 WAF 每天都会受到大量针对 WP 的攻击,更是因为如果选择了 WP 我会错过不少好机会)
最后选择了同属于飞致云维护的 Halo CMS,总体来看非常满意。
(2024 附评:现在 1Panel 和 Halo 都入了专业版许可证,支持下好用的国产开源软件。同属于飞致云维护的 JumpServer 也非常好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进行维护。)
这就是我建站的故事了。
建设前的顾虑
-- 为何先前选择本地写作
之前对于搭建站点的印象,首先是需要租价格高昂的云服务器,其次如果被人攻击容易像哔哩哔哩上的那些大博主一样 CDN 欠费几万块。这种片面的印象让我迟迟不敢/懒于了解、行动。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逐渐了解到了真实的情况,破除了信息差,破除了刻板影响。在此我也来分享下本站费用统计。如果你也想建站,放手去做吧!也欢迎联系我讨论相关事宜,我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另外通过学习以下关键领域的知识体系,我成功将原本看似很复杂的网站建设,在博客建设这方面实现了从 0 到 1 的突破。我在此分享这些要点,希望可以帮到在准备建站的你:
-
域名管理 - 掌握域名注册解析流程,CDN 部署解析流程。
- 完成 ICP 备案后国内就有免费 CDN 可用,但需特别注意设置 QPS 阈值及流量熔断机制(设置流量上限),防范 DDoS 攻击导致的超额计费风险
- (实际案例:我部署后第二天就被打了,如果不是设置了流量上限,我现在就已经破产了)
-
服务器运维 - 学会简单使用 Linux 系统(包括如何 SSH 远程)、文件系统架构及 Docker 容器化部署(主要是学会如何拉取镜像,运行容器,使用 docker-compose)。
-
站点合规化
- 完成 ICP 备案(需注意年龄限制)
-
评论系统集成 - 第三方评论插件选型与合规化嵌入
在家里部署 CMS 和部署纯静态站点是两条稍微有点不同技术路径。
选择在家里部署 CMS 需要了解:动态域名解析 - 基于家庭动态公网 IPv6/IPv4 环境,自部署免费的 DDNS-GO 服务,实现域名和 IP 地址的绑定。
选择现成服务托管纯静态站点需要了解:静态资源托管 - 运用 GitHub Pages 等 PaaS 平台实现零成本静态站点部署
以下是知识拓展,并不一定会用到:
- 拓展1:Cloudflare CDN - 学会利用 Cloudflare 上众多免费好用的功能,同时学习相关知识。
- 拓展2:国内外流量分流 - 通过境内 CDN(如阿里云 CDN)实现境内外访问分流:优化区域访问延迟,提高站点抗攻击能力。
- 拓展3:混合云架构 - 应用 Cloudflare for SaaS 方案实现多 CDN 服务商协同(就是 DNS 不托管在 CF 上但还用 CF 的代理服务),可配合 CF IP 优选策略优化访问速度。
本页面历史版本
关于我 v1 - 发布于 2024-01-02 21:08
1. 一段自我介绍
普通学生。
教育经历
哈尔滨理工大学(Hrbust)就读(2024.9-)
2. 我的联系方式
Email:[email protected]
GitHub: HowieHz
QQ 讨论组:694413711
3. 有关友情链接
如果你是站长,想与我添加双向友链,欢迎致邮交流。
另外如果你的站点足够优秀,我可以添加单向友链。
4. 站点技术细节
4.1 如何从域名链接到树莓派
境内:中国大陆
境外: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包括港澳台
境内用户访问我网站的路径:
域名
--阿里云解析并分流-> 国内 cdn
--回源-> cloudflare saas
--回源-> 我家的动态公网 ipv6 地址
-> 树莓派 3b+
境外用户访问我网站的路径:
域名
--阿里云解析并分流-> cloudflare saas
--回源-> 我家的动态公网 ipv6 地址
-> 树莓派 3b+
5 博客系统,主题,建站初衷,问题解答
博客录论坛首发,看到这个讨论帖就想写写这个,免得自己以后忘记了。
5.1 博客系统 & 所用主题
博客系统 halo,国产开源 CMS 系统,非常好用。
主题 halo-theme-higan-hz
5.2 为何建站
5.2.1 种下一颗种子
契机是几年前看到 bilibili 一个视频说建议每个人都开始写博客,20还是22年的视频,记不清了。
然后尝试构建了 hexo 和 hugo,觉得部署还是太麻烦了,还要买服务器,遂放弃。
同时下载了个黑曜石,并在之后养成了遇到问题解决就用 markdown 记录在里面的习惯。(积累了一些内容,现在还没完全迁移完,之后再搞)
21年还是22年为了搞个 mc 服务器,买了个域名,也算有了相关的知识了。
23年末,在自己收藏的大佬的博客中看到了开往
项目。我忽然意识到中文博客圈还没消亡,除开公共平台,还有这么一群人在坚守,而不仅仅只是几个大佬在自嗨。
想到很久之前看到一个统计,中文页面相较于英文页面非常的少,移动时代后就更少了。
于是我决定搞个博客了,直接目的四点
- 把我那闲置树莓派 3b+ 利用起来
- 为了好玩
- 想把我写黑曜石那些文章分享出来(中二版:看到有些人写的漏洞百出,误导人,不如我写的好,我要分享出来让整个宇宙看到)
- 提高互联网世界中中文页面的数量
5.2.2 选择博客系统
经过了上次选择静态博客的经历,
我觉得还是有个后台比较好,
于是就找开源 cms,
先试了一个人用 python 写的,就是部署跑不起来,主题也很少。
知道了除了宝塔以外有个 1panel,就尝试了 1panel,非常好用,之后就去应用商店里尝试他们的建站工具,非常方便,一键部署。
最后就选择了同为他们维护的 halo(现在 1panel 和 halo 都入了专业版,支持下国产开源)。
这就是我建站的故事了。
5.3 为何先前选择本地写作
我在知道一些技术前都觉得博客搭建成本太高,一直要租一个服务器,还得每月给 cdn 交钱,还容易像 b 站上面那些大佬,动不动被打欠费。这很大程度上就是我迟迟不搭建的原因,从而转向本地写作。
另附:本站费用统计
我在此列出了一些知识。在知道这些知识后,之前在我眼中既复杂又困难的网站建设也变得简单了起来!
- 域名建设。(包括知道如何使用 cdn,怎么购买域名等)
- linux 使用(知道怎么用 ssh,linux 目录结构),docker 使用(容器,镜像都是什么。怎么使用,管理它们)
- 家里有公网 ipv6,知道通过 ddnsgo 可以自建 ddns 服务,而不是用路由器那个仅有的服务商。也不需要 24 小时挂个 frp,解决了网络连通问题。
- 知道可以通过 cloudflare 配置免费 cdn。
- github page 等服务免费挂载静态页面。
- 知道有 icp 备案后能免费使用国内的 cdn。(一定要记得设上限,不然欠费有你好受的。第二天就被打了,还好设置了 5min 限额,真是险恶)
- 知道满 18 岁就可以在阿里云进行 icp 备案。
- 知道用国内的 cdn (比如阿里云)就可以进行国内外分流
- 知道用 cloudflare saas 就可以让 cdn 用阿里云也可以使用 cloudflare 的服务。顺便了解 saas 找到你服务器的原理,折腾下 cloudflare 优选 ip。
- 各种评论区设施